《乘風破浪的姐姐》播到現(xiàn)在,一期一個“輿論靶標”,姐姐們幾乎輪番被罵。
從丁當?shù)?ldquo;縮頭領導”、黃圣依的“假哭”,到伊能靜“業(yè)務不行自詡導師”、藍盈瑩“野心太強不會共情”、萬茜“人設坍塌無法自洽”……初一片對大齡女性的善意,不知怎么的就沒有了。
反倒多了很多從女明星們的一舉一動背后解讀、揣測的各種“深意”。
藍盈瑩自告奮勇加入了寧靜組,沒意識到鄭希怡和寧靜已經(jīng)“私下有約”
比如近的一個焦點,,導致另外兩方都很尷尬。
藍盈瑩的這句“希怡的眼神殺過來”上了熱搜:
藍盈瑩的評價確實不太好,許多人不喜歡在綜藝里只想贏的人。
運用“心理學分析”,得出結(jié)論:“藍盈瑩的所有行為源于恥感太低”
本來只是八卦吃瓜,但我在豆瓣刷到一個帖子,看到有人(也就是意識不到自己的行為不恰當)
站在遠處、隔空觀察
為了分析藍盈瑩引發(fā)負面輿論的原因,通過一檔錄播綜藝,藍盈瑩,就用如下這些“。
內(nèi)容大概是這樣:
利己歸因偏差 :藍 盈瑩 始終沉浸在自己的邏輯里,不覺得有不妥。“合理化”自我心理防御機制抵抗外界。
讓吳昕5天內(nèi)練貝斯,屬于 “dunning-kruger效應” :越不懂,就越會覺得很簡單;
認為自己很努力,屬于 虛假獨特性效應 ,認知偏差的一種,“我的努力程度是特殊的存在,別人估計都沒我努力”;
藍盈瑩強調(diào)自己是上海人,但她的上海話根本就不標準。這是一種 “皈依者狂熱” :新加入一個群體的人,會比原來那個群體的人表現(xiàn)得從屬性更強。
“菜譜式心理學”
——這是對心理學完完全全的誤解。也是被歪曲的、媒體語境下的(認為做某件事,是出于某個原因)。
它通常以“事后諸葛亮”的方式出現(xiàn)。它對未來沒有預測,不能證偽,沒有摒棄個人的偏見,也沒有引入科學的方法。
重要的,它把心理學變成了評判一個人的武器。
再厲害的心理專家,都不會讀心術(shù)
它
日常生活中,類似用心理學“隔空診斷藍盈瑩”的情況,實在很常見——
比如:
“我爸學了幾天心理學,我稍微和他發(fā)點火,他就各種分析我,后說我心理有疾病,氣死了。”
“洗完澡吹風我感覺有點冷,于是雙手抱緊了身子。誰知舍友說:你這種雙手抱在胸前,是一種防御性動作、表明你和我內(nèi)心不和……他就這么自信滿滿地分析了別人四年,不知道現(xiàn)在有沒有改善……😂 ”
“自從看了幾本心理學的書,男朋友再也沒吵贏過我。但后來他總說我被洗腦,我們的關(guān)系更差了。”
“遇到一些困擾,產(chǎn)生抑郁的情緒很正常,不可能有人每天24小時都開心。但就會有朋友給我發(fā)信息說他患上抑郁癥了。因為他的癥狀與網(wǎng)上的描述基本符合,但實際上他并沒有去確診。”
現(xiàn)場答疑,“為觀眾個人生活中的重要事件做出解釋”
再比如,美國的脫口秀節(jié)目《The Oprah Winfrey Show》曾邀請了一名臨床心理學博士,希望他能。
-博士,我的哥哥是個不要命的工作狂,甚至婚姻破碎了也不以為然。請問他為什么要選擇這樣一種自毀式的生活方式?
-他在家排行第幾?
-老大。
-這就對了。它符合阿德勒的“出生次序”理論。我在臨床中經(jīng)常見到這種個案,父母把自身的愿望和抱負無意識地轉(zhuǎn)移到他們的第一個孩子身上,在孩子身上就表現(xiàn)為一種對成功的病態(tài)渴求。
心理專家擁有“讀心術(shù)”,可以洞察和解釋一切人性。
它背后的期待是:
每個心理學生都聽過的問題:“你是學心理的?猜猜我在想什么”(總之比《白雪公主》里的魔鏡還要靈)
“非常多的數(shù)據(jù)”基礎
但是,即便是經(jīng)過科學訓練的心理學家,對于人格的研究,也要建立在上。目的是引入科學的方法,排除先入為主的偏見。
L-data(人生故事):ta的婚姻/成長/家庭/經(jīng)歷;
O-data(觀察者):ta的朋友/家屬/同輩;
T-data:標準化的實驗數(shù)據(jù);
S-data:ta的自我報告數(shù)據(jù)(例如本人填寫的問卷表)
——如果你要剖析一個人,為什么不能“站在遠處”。
科學心理學
這就是區(qū)別于“個人菜譜式心理學”的地方——它
人人都是心理學家
加拿大的心理學教授斯坦諾維奇認為,人們彼此都會對別人的行為作出解釋。從這個意義上來說,。
隔離自己的情感、評判他者的人生,為別人的種種行為貼標簽
但一些典型的“個人菜譜式心理學”愛好者,總是認為可以利用心理學。
可惜,這就是雞湯書架和輿論場上,許多人眼中“心理學”的樣子。
為什么打著心理學的幌子貼標簽是危險的?
抄起心理學就開始剖析一個人、給ta下定義,是一種 貼標簽(labeling) 行為。
核心態(tài)度(core attitudes)
它不完全是壞的,它是我們探究未知的一種工具。重要的是,你在標簽背后傳遞的是什么?
“標簽”也傳達了某種的認知,認為“某個行為”反映的是“一個人的本質(zhì)”。
我們可能會形容一個人內(nèi)向、聰明、自私、邊界感強。這個標簽可能合理地反映了他們現(xiàn)在是誰,但
那種欺負別人的人
比如,當把一個人叫做“霸凌者”時,我們的意思不僅是“他長時間欺負了一個同學”,更強烈的那層意思是,他本質(zhì)上是“”。
在上面的例子中,一對父女吵架,爸爸拿起“心理學武器”分析孩子,認為她有心理疾病。然后孩子氣到爆炸。
你惹怒了我,因為你本質(zhì)上是個“有病的人”。“有病”含有貶義,因為它不是一個正式診斷,而是在利用精神疾病的污名化進行攻擊。
——爸爸傳遞給孩子的核心態(tài)度其實是:
“標簽即本質(zhì)”的行為,創(chuàng)造了一個靜態(tài)的身份“濾鏡”,它引導我們使用一種固定的方式去思考人性,還限制了我們探究一個人的好奇心。
如果一個朋友告訴我,她的朋友A真的很討厭、很不專業(yè)。我信了這個標簽,它影響了我和這個人互動時的思考方式。
那么當我下次遇到A的時候,看到她在吃橘子——但現(xiàn)在她不再只是單純地在吃橘子了,她是在“討厭地”吃橘子。
標簽具有“要么全有要么全無”(all-or-nothing)的意思。
一個人要么是某種東西,要么不是。它是一種本質(zhì)論的表述,并且認為這種特征不太容易改變。
不光是他者,給自己貼標簽也一樣。
比如,一個人在高中的時候輟學了,ta認為自己是一個“失敗者“(而不是一個“遇到些困難、中斷了學業(yè)的人”)。在今后的人生中,給自己框定了一個“自我實現(xiàn)的預言”。
心理學家Dweck的研究表明,如果你愿意相信人類的個性可以改變,那么你所面臨的壓力水平也會更小。
現(xiàn)在好像人人都想學點心理學傍身。
但心理學學習真正重要的,不在于掌握了多少菜譜式知識,而是學會用心理學視角和方法看待和研究事物。
在人與人的相處中,也需要跳出理論知識框架,看見對方的存在。對于一個人當下的行為,不輕易映射到這個人的本質(zhì)。
心理學是一門讓你我、你我身邊的人過得更好的科學。
它不該成為攻擊他人的武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