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《愛痛苦》之六
生氣無處不在,生氣的壞處亦無處藏身,重至心臟猝死,輕至心情難受。所以,常常被生氣困住的人求詢:怎樣我才不生氣呢?
生氣是件痛苦的事。不生氣行嗎?不行,這是人們普遍知曉的道理:人生的不如意十有八九。假如不如意是不斷流淌的咸水,誰能常飲而開懷呢?更何況我們身處一個愈來愈躁動的世界,一個匱乏正義、公平、誠信的中國社會,你能有安靜之心嗎?
但,生氣是雙刃劍,遭遇憤懣時,將氣生出來是利于身體。若經(jīng)常動輒生氣、或壓抑生氣,等同于慢性毒藥,會耗損身體細胞。那些心身疾病(失眠癥、抑郁癥、糖尿病、乳腺增生、肝硬化等等)就是慢性“氣”出來的。
不生氣的世界不存在,但生氣的風險使人幻想“不生氣的世界”。于是古往今來的人們,有著不變的修煉之路:忍字當頭、理性崇拜、宗教信仰、迷戀工作、博愛升華等等之路,以實現(xiàn)泰然處之,心靜如水的個人神話。可是每天醒來,我們還是得面對那繁蕪世界、道路堵塞、高房貸、就業(yè)難、看病難、怪誕的事、不講理的人。。。。你于心能安嗎?
因此,不是(我怎樣才)不生氣,而是會生氣。學(xué)會生氣應(yīng)該是人生的一門功課。
既然生氣難免,我們得為生氣找到有效出路:
改變對生氣的態(tài)度。若你曾經(jīng)覺得生氣不好,又控制不住生氣,氣之后又后悔又自責。。。。那么從現(xiàn)在開始,重新看待“生氣”:生氣是人之常情,容許自己生氣,也叫容許自己有脾氣;若生氣針對的人,生氣之后準許自己道歉或不道歉,但不責備不悔恨自己。
情緒外釋放。生氣有兩種:發(fā)火,生悶氣。愛怒火的人,是將情緒外釋放了,但需要修煉“怒”對事不對人、不帶傷害性的發(fā)火。愛生悶氣的人,需要訓(xùn)練將“怒”生出來。但凡愛生悶氣,或愛忍氣吞聲的人,被個性局限,內(nèi)心的顧慮多,容易壓制感情,心里不快不愿吐。說深一點,這是需要從改善個性做起,才可能達到“直面、真實、自由地表達情感感受”這樣一種會生氣。
投射性反認同。人的社會性,決定了任何情緒的產(chǎn)生既是跟他人有關(guān),也是跟自我有關(guān)。排除他人有意傷人而至人生氣以外,大多數(shù)的生氣,是來自雙方無意識的投射性認同。即:一方按自己的意愿(但以為對方也有此意)要求對方,這個對方要么出于認同這個人而接受要求,要么處于害怕得罪人而被動認同要求。更多的是:一方聽不得對方說話,或看不慣對方做事而生氣,或埋怨。表面上是“對方”不會說話,不會做事,可實際是“一方”苛求完美的特性(他者觀念與自己不符)令自己生氣。當這一氣撒向無辜的“對方”,而“對方”又無意識地接過來,自然是要么也發(fā)火,要么生悶氣。所以,讓情緒有出口,你得學(xué)會識別情緒的來源,若判斷是他者的投射,那么可以選擇反認同,即拒絕接招。
哲學(xué)家康德說:“生氣是拿別人的過錯懲罰自己。自由,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,而是不想做什么,就不做什么”。但事實上唯有生氣這件事,我們做不到自由。不過,當你生氣的時候,拿康德這句名言來咀嚼,是可以消解怒氣的,不信你試試?
提升容錯力。愛生氣的人,心理容量小,俗稱心胸狹隘。這樣的人很像刺猬,其個性強硬,對壞話敏感(容易感覺自尊受傷,容易妒火),其內(nèi)心深處是自卑、害怕被否定。所以他們常常是喜歡聽好話,討厭批評但可批評別人,憎恨別人跟己作對。。。這樣的脆弱心,很難容忍差異。所以學(xué)會生氣的根本辦法,是修繕性格,提升自己對挫敗的承受力、對自己或他人過錯的包容力。
內(nèi)在目標。生氣也是一種無能的表現(xiàn)。一個人當他有愿意付出時間與力量的事可做時,他是沒有閑情生氣的?陀^說,平時令人生氣的事,在有豐富生活內(nèi)容的人那里,充其量只是牙齒磕碰了一下舌頭。同理,一個人若是內(nèi)在空虛,缺乏有價值的目標追求,他則會把關(guān)注點放在糾別人的錯,妒別人的長,生氣的機會自然很多。所以,學(xué)會生氣的出路之一,是尋求自己的興趣。
人活得痛苦,常常是氣由心生。若你很愛生氣,那你也是愛痛苦的人,不過那樣的愛痛苦,是煎熬的苦。你若學(xué)會了生氣,那你也擁有了撫慰痛苦的技能。
人活得瀟灑,就必須為自己的心找到一個家。那個家不依賴外界的支持,只依賴自己清楚的人生目標和實際能力。只有這樣的家,可以源源不斷地給你生活的動力,給你真正的—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懷。
你愛生氣嗎?沒事,請學(xué)會生氣。